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手工制面 立足山村谋发展

时间:2020-05-07 14:37:12 | 来源:安庆新闻网

重新曝光 l_CB20200506115741062036_02.tif.jpg

重新曝光 l_CB20200506115747953087_02.tif.jpg

重新曝光 l_CB20200506115754942001_02.tif.jpg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压成饼状,再用刀切成约2厘米宽的条状,然后经过反复搓拉到1厘米宽,这几道工序都是细心的力气活。

重新曝光 l_CB20200506115734009083_02.tif.jpg

在蓝天、远山的映衬下,细细的面条如同竹帘,成为山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调整大小 重新曝光 l_CB20200506115807344022_02.tif.jpg

重新曝光 l_CB20200506115802723000_02.tif.jpg

趁晴好天气将面条自然晒干,收面时盘成8字形装袋,手工面制作便完成了。记者 吴有为 图

2020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发生了改变,乡村企业老板潘宇华也不例外。

在太湖县天华镇平岭村,已经脱贫的潘宇华比任何人更渴望全面复产复工,因为他正在致富的路上爬坡,不进则退。受益于脱贫致富的政策措施,通过近几年的打拼,潘宇华家进入了富裕的序列,美好的光景已显露。

去年的此时,潘宇华的家庭企业忙得不亦乐乎——来料加工外贸服装的几台缝纫机“哒哒哒”响个不停,合伙经营的一个山庄游客络绎不绝,自家还有一辆货车在周边跑着运输,小手工制作的面厂天气好时每天可生产二三百斤面条。

而今年这一切一度停滞。没有外贸订单,几台缝纫机闲置在角落里,货车运输业务清淡,山庄的游客也比较稀少……唯一可以复工创收的,只有手工面条的制作。

在平岭村,面条制作是潘家祖传的手工工艺,传到潘宇华这,已是第三代了。

潘宇华原在外地企业打工搞管理,完成原始积累后,便带着资金回家乡发展。他觉得祖辈手工制作面条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和面、搓条费力费时产量极低,必须用机械才能增效,于是他投入几万元进设备。但在试生产时,搭上了好几袋面粉,拉出的面却不成型,潘宇华只能免费送给本村村民食用。经反复试验,最终他成功了,去年正式投产后,生产面条上万斤,并解决了当地5户贫困户就业。

面条供不应求时,有人建议潘宇华到县城附近建厂,扩大生产规模。几经权衡,他听取了手工面“二代传人”叔叔的忠告——“这面条为什么好吃?有两个自然因素,一是山泉水,二是气候条件,发酵最讲究这个,离开这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面条质量打了折扣就失去竞争优势。”最终,潘宇华把工厂选在平岭村的一处高坡上的平地。

如果照去年的生产速度,今年再产万斤手工面本不成问题,然而疫情发生使生产受阻,今年至4月底仅产面条两千来斤。如何因地制宜纾困发展,潘宇华认为,只有满负荷地生产才能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但现在的面条制作还是“靠天吃饭”,山雨说来就来,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潘宇华决定建一个配套设施烘干车间。这样,即使下雨也不误生产。

潘宇华的小小制面厂只是我市生产企业的一个缩影,为克服疫情影响,不论大小企业都在迎难而上复工复产,谋求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增长。


(记者 吴有为 文/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