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秦潭湖的美丽变迁

时间:2020-04-20 14:37:18 | 来源:安庆新闻网

秦潭湖,位于东部新城,被誉为安庆第二“绿肺”。但由于数十年未清淤,水的流动性变差,几乎成为“一潭死水”。

2018年9月30日,秦潭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经过清淤扩湖、堆山造景、生态修复等工程的实施,这里发生了巨变——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鸟儿回来了。如今,秦潭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即将竣工,贯通了安庆城区东西水系,这里的生态正在逐步修复,美丽效应正在释放。

从“一潭死水”到“一池春水”

4月14日,春日晴朗。秦潭湖公园樱花铁路广场上,游人三五成群,或拍照、或赏景、或散步。“不止周边的居民,还有怀宁县过来的,市民们热情很高。”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秦潭湖位于安庆市东部新城,东邻秦潭路、南接皖江大道、西邻港口路、北接祥和路(规划中),经过环境综合整治后,总面积约220公顷。从地图上看,秦潭湖距离老城区中心8公里。

还在收尾的秦潭湖公园尚未正式开放,但因有美景让人心向往之,不少市民想一睹为快。而在综合整治之前,这里却是一个连当地人都不常去的地方。

“这里原先也叫秦潭湖,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湖,只能称为湖塘。”安庆市经开区老峰镇副镇长王思兴介绍,原先秦潭湖的水面以承包种植莲藕为主,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没有清淤,水的流动性非常小,几乎就是死水。

不仅如此,湖塘的周围也是农村普遍的原始地貌,住宅、农田、坟地等杂乱无章,村民组的道路以土路、砂石路为主,道路也很窄。

秦潭湖为安庆市第二“绿肺”,如何整治,又如何打造?

安庆市重点工程建设处水环境科江晨介绍,秦潭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涉及面广,包括疏挖湖面、湖体生态驳岸塑造、湖体水环境优化、湖岸绿化生态修复、滨湖公园景观营造、天柱山大道穿湖段工程以及公园配套市政管网、附属设施等建设。

自2018年9月30日开始,这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整治工程,如今,秦潭湖湖面已从过去76公顷拓宽至110公顷,湖体蓄水量可达200万方;绿化面积达103公顷;一条长1.8公里、宽55米的双向8车道的天柱山东路穿湖而过;园内建设6座人行景观桥和14.3公里的环湖步道。

“现在湖水清了,经常能看到白鹭、喜鹊等鸟类,景观也非常漂亮,变化简直翻天覆地。”原先住在秦潭湖边阮家老屋的居民阮洪星感叹道。

“绿肺”初成,释放美丽效应

秦潭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湖泊,曾与两条河道相通,最终流入长江。但由于河道堵塞,流动性变差,防洪能力日渐式微。

秦潭湖整治的第一个作用便是贯通水系、发挥防洪调蓄功能。

“原先汛期时,城区的水只能通过新河排入长江,秦潭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与康熙河(新河)、港口沟、怀湖河三处河道顺接,使东部水系进一步贯通。在汛期时,通过康熙河(新河)蓄纳城区雨水,汇入秦潭湖,再经另外两个河道排入长江。”江晨介绍。

为了增强秦潭湖的蓄纳能力,加强防洪期间的调蓄作用,整治后的秦潭湖最大湖体蓄水量可达200万立方。

贯通水系、防洪调蓄还只是秦潭湖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之一。同时,该工程还兼具着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完善新区路网、实现雨污同步截流的作用。

据了解,秦潭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山、林、湖、洲、岛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一保护,在人流聚集区域设置开放的广场、观景平台、游步道,同时有效地维护和改善了秦潭湖生态系统,改善湿地生物栖息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此外,新建的天柱山东路穿湖而过,解决了原先断头路的现状,连通了城区与圆梦新区,交通功能得到提升,出行更加便捷。

在雨污同步截流方面,设置室外污水系统,收集生活污水,有组织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出自然水体。值得一提的是,秦潭湖还首次安装智慧截流设备。

“在智慧截流井内,有一个水质检测设备,流进秦潭湖的雨水经过检测合格后,入湖的闸门才开启。如检测的水质不合格,水则通过另一个截流井排入污水管网。”韩锁介绍。

随着工程开展,秦潭湖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但在秦潭湖规划之初,便有人发现,秦潭湖公园建成后,我市城区水系如同一把“玉如意”,一头是大湖风景区,另一头是秦潭湖,中间的康熙河(新河)如同“玉如意”的手柄,串联起东部与老城区的两块“绿肺”。

如今,秦潭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即将竣工,展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整体面貌,自此,这把连贯东西的“玉如意”完整呈现,其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记者 常艳 通讯员 谈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