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让非遗“活”起来 实现永续传承

时间:2021-06-23 14:37:39 | 来源:安庆新闻网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痘姆陶器烧制技艺成功入选。至此,我市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安庆晚报》6月12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依然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系、技艺传承的审美寄托,也是城市的无形“招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安庆,随着此次痘姆陶器烧制技艺成功入选,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8个。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安庆对外交往的“金名片”。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的主题为“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突出了非遗保护惠及大众这一特性。这就告诉我们,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要让“人民共享”,不应“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我们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特定方式来唤醒非遗、激活非遗,让其融入社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服务。这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能更好地保护非遗,同时还能创造社会就业岗位,被大众所关注与分享。

通过特定方式让非遗“活”起来,可将我市已有的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串珠成线,推出相关主题旅游线路,建设有非遗特色的景区景点,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让戏曲、歌舞、传说、高腔、挑花以及纸张制作、烧制技艺等融入沿线居民的生活,让更多人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非遗的了解、认同和喜爱。

让非遗“活”起来,我们可以面对“千村一面”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通过挖掘和振兴乡村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凸显当地特色,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这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让非遗“活”起来,我们还可以“触网”,将我市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搬”上互联网,通过传承人,或演出、或展示、或生产制作、或技艺传授,与网友实时交流和亲密互动。在直播的过程中,还可以穿插对非遗知识的普及。这不仅能提升非遗的知晓度,拓展非遗保护传承的空间生态,还能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共享利用,让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同时,还可以我市的非遗题材进行创新设计,制作成小型实用的文化创意产品,让古老的非遗通过游客,走进千家万户。如此“活”起来的非遗就会与时俱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就能真正实现永续传承。


(潘天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