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

痴守舞台七十载 只为心中的黄梅

时间:2019-09-16 14:37:10 | 来源:安庆新闻网

吴世清,一名年逾七旬的老艺人,性情爽亮,直言善解,浑身都透着蓬勃不息的精气神,如今,仍奔波在安庆大观区海口农民剧团与各单位邀请创作戏曲中。从《一块银元》《红灯记》,到《丰收锣鼓》,再到《好婆婆》《无奈的谎言》,这位老艺术家用近70年来的创作和表演,与时俱进地见证和记录着伟大祖国发展的光辉历程。

小时候,村民步行30里去看戏

1945年,吴世清出生在安庆大观区海口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二年级扮女生登场,三年级代表村和学校到石牌剧院演出。吴世清说,自己的艺术天赋来源于家门口的“培文剧团”。

解放初期,人民日益追求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黄梅戏也由草台班子华丽转身为五大剧种之一。吴世清说:“当时,人们对黄梅戏到了痴迷的地步,步行三十里到安庆看戏成为当时的常态。”在这种情形下,1951年,吴世清所在的培文村自筹资金办起了剧团,用粮站搬运所得经费来维持剧团的运转。正值孩提时期的他,放学之后总会溜到剧团看戏,舞台上咿咿呀呀的黄梅戏,在他的内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毕业后,吴世清顺利进入宣传队工作,主排了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深重灾难的《一块银元》、反映我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战的《红灯记》等戏目;到1978年下半年,他又主排了传统戏目《秦香莲》、《打金枝》等,巡演时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印象最深的,我们的演出场地就是村里那条长长的大路,我们坐在板车上一路唱,牛车一路拉,后面跟着一长串的百姓,远远望去,人山人海。”吴世清回忆说。

一曲《丰收锣鼓》重燃唱戏梦想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社会的变革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农村兴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打工潮!由于人员的流失,黄梅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培文剧团处于低迷状态。

一直到2000年,海口镇要求培文村重整剧团,村领导首先找到吴世清。“当时,服装已被人私下处理,再加上原演员老化、亡故颇多,新生代在外务工,无法振兴。”吴世清回忆道,但是区里又催要节目,迫不得已,只能将文武场组合到一块,匆忙搞了一极具时代特色的合奏——《丰收锣鼓》,没想到广受好评,还荣获了三等奖。

以此为契机,由海口镇文化站牵头,“海口农民剧团”应势而生。吴世清告诉我们,农民剧团成员大多由戏曲爱好者组成,八九十来人,当时由团长唐传柏、宋次虹、站长詹秀莲等垫钱购买服装、音响,平时用的小钱都是个人自付,没有排练场地就打游击战。剧团每周至少排练一次,每次排练都要去镇上的文化站,吴世清每次都要赶30里路。正是因为这一批老年戏曲艺术家的执着,如今的海口农民剧团才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娱乐场所。

勇于创新,新戏目精彩不断

随着政府和国家的重视,政府购买服务、演出单位招标机制的形成,剧团也就更加活络了起来。

在吴世清看来,进入新世纪,戏曲文化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演出场所也由牛车推变成了固定的文化场地。灯光更是历经了一根根灯草串起来的香油灯、汽灯、再到绚丽夺目的灯光秀的转变。

如今的吴世清,还是海口镇“给百姓送知识”的“第一人”,不仅担任着培文镇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工作,更是在周边村落开始了政策宣讲工作。“有知识才能提高层次,国家才能进步。”吴世清笑着说,如今的海口农民剧团,为更好地服务社会,不但出演传统剧目,更是创新出一大批反映时代心声的新剧目,其中涵盖小品、快板、戏曲、诗歌朗诵、歌曲等。

仅吴世清,就先后配合政府排练各种曲目二三十场,在好人好事主题上,主排了《好婆婆》;在最美劳动者主题上,主排了《刘菊花》;在孝道方面,主排的《无奈的谎言》荣获一等奖。此外,海口农民剧团还整理除了流传在皖江、怀宁一带的山歌、小调等非遗作品,并把它们一一搬上舞台。

悠扬黄梅调,传承亦未歇

安庆是一座“有戏的城市”,黄梅戏不仅是安庆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戏剧璀璨星空中一颗耀眼明星,海口农民剧团的繁荣只是安庆大观区文化活力的一个缩影,其文化氛围浓厚,除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执着与坚持外,更有大观区政府不断搭建“文艺舞台”。

近年来,大观区以其海纳百川之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打造文化特色品牌,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大观区政府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成大观区图书馆,率先推进数字化建设,完成区文化馆搬迁改造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大观区所有基层文化阵地全年全面免费开放,长年向群众免费提供艺术辅导培训,举办黄梅戏艺术节;此外,大观区还充分发挥剧团职能,送戏进万村;致力于全区青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培养,送戏进校园,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为壮大文化队伍,大观区还每年组织全区两馆及乡镇街道文化站人员按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018年组织辖区行政村文化协管员20余人参加省组织的文化工作培训。目前,全区各类文艺团队共50余支,文艺积极分子近200余人,文化志愿者2000余人。

种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近年来,大观区群众文艺创作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广播剧《烽火一兰》荣获安徽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合肥市首届广播剧大赛一等奖;现代黄梅小戏《赔鸡》获第12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金奖;黄梅大鼓《王小六卖瓜》在全省“群星奖”曲艺大赛荣获三等奖;《安庆小妹说唱十九大》在全市党的十九大精神艺术化宣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大观文艺之歌唱响江淮大地。

艺术唯有深耕本土,才能汲取滋养灵感的源泉活水;唯有彰显时代精神,才能获得观众的普遍共鸣。“以前和现在是没得比的,戏曲文化的路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吴世清坚定地说。


( 通讯员 文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