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

百姓故事:“圆”来是中秋

时间:2019-09-17 14:37:10 | 来源:安庆新闻网

又到一年中秋时。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月正中,人同罗帐鸟同松。一轮明月当空照,恩爱夫妻后园中。”一首流传宿松县民间已久的民谣,道出了人们在中秋节这天思亲的情怀和美好祝愿。历史上,每逢中秋节,人们便享受着吃月饼、摸秋、走亲等传统习俗带来的乐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今的中秋节,这些流传在宿松大地上的传统习俗,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又给人们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欢乐?

月饼成了一种文化

月到中秋偏皎洁。中秋之夜,月光如水,一群孩子站在高处,仰望着月亮,将香喷喷的月饼攥在手里,高举起来,一边向月亮挥舞,一边不断地大声喊着:月亮家婆好!月亮家婆好!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宿松县农村地区每逢中秋之夜随处可见的画面。

回忆孩提时的中秋往事,年近六旬的宿松县居民朱德流滔滔不绝。

他说,儿时,每到中秋,父亲总要买一个大麻饼和一筒装着十个的小麻饼,大的留给中秋晚上全家一起赏月吃;小的,父亲给奶奶和家里每个孩子都发一个;母亲还留一个送到附近社庙里,祈求家里六畜兴旺。中秋节晚上,他和弟弟用线将小月饼穿着,或挂在胸前,或拿在手里举起来,在月亮面前左右晃动,献“月亮家婆”。用月饼献“月亮家婆”时,他和弟弟在父母的告诫下,都不敢将手指头指向月亮,父亲告诫他们说,如果哪个用手指头指了月亮,“月亮家婆”就会来割哪个的耳朵。由此,让他们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着一种敬畏之心。

“那时的月饼,都是裸装,不像现在的月饼用各种包装盒包裹着,都统一由供销合作社定量供应,其他地方买不到;那时的月饼特别香、脆,吃起来有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吃的麻饼,里面都包着馅,馅非常甜。”在朱德流眼里,月饼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而且承载着人们舌尖上的记忆与情怀。

关于月饼的发展历史,有着20多年手工制作月饼经历的宿松县趾凤乡居民李菊华如数家珍。

她说,丈夫家是手工制作月饼世家,她九十年代初嫁给丈夫后,就与手工制作月饼结下不解之缘,也许是对手工制作月饼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至今她经营的糕点厂,仍保持着手工制作月饼的生产方式,擀皮、捶皮、拌馅、和馅、包馅、压模、制形等重要工序都采用人工。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制作成本低的“发饼”比较多,“发饼”与麻饼不同,没有馅,表皮的芝麻更少;每到中秋,农村家庭都要选购一部分“发饼”和一部分麻饼过节。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变好了,人们对月饼的需求,越来越高,采用各种方式包装的月饼,以及采用新型原料制作的月饼层出不穷,口味也不断推陈出新,一些专业厂家生产出来的月饼像一件一件艺术品,外表造型美观、图案精致、花纹清晰,且皮薄松软,可谓颜值与口味齐飞!

2008年,“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宿松,中秋这天,人们在赏月和品尝月饼的同时,还有吃菱角、板栗等坚果的习俗,吃这些坚果,民间谓之“咬秋”。

如今,经过历史的演变,月饼的内涵更加丰富,它已不单单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凝聚着人们对幸福、团圆生活的向往。吃月饼,实际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情感。

摸秋成了一种记忆

摸秋,又称捞秋。所谓“摸秋”,就是中秋日之夜特意到别人家菜园里去摘一些瓜果菜蔬之类的东西。过去,每到中秋晚上,宿松县农村地区的大人、小孩都会参与到摸秋的传统习俗之中。

关于摸秋,清朝梁章矩所著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中有记载:“鸠兹(今芜湖)俗,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八月十五摸秋不为偷。”这是至今仍流传在宿松县民间的一句谚语。过去,当地人们不但不把“摸秋”这种行为视为偷,反而认为是一种好事,而且被摸走的东西越多越好,摸秋者不分男女老少。

年过六旬的朱亚夫,从小在宿松县陈汉乡的大山深处长大,对小时候地摸秋往事仍记忆深刻。

他回忆,小时候,每到中秋晚上,他和弟弟都要出去摸秋,梨子、柿子、枣子、桔子等果子都是他们要“偷”的东西。有一次,弟弟爬上一棵枣树,在摘枣子的过程中,一不小心,下巴被枣树上长着的刺勾住了,弟弟的身体当即无法动弹,一动弹,刺就会勾的越深。见状,他迅速钻到树下,双手将弟弟的两只脚托了起来,勾住弟弟下巴的刺这才被拔了出来。还有一次,有个伙伴去菜地里偷冬瓜时,被躺在草丛里一种名叫“土地婆”的毒蛇咬伤。

其实,在摸秋背后,承载着人们为了“圆梦”的祈求。

朱德流说,当地人们为了让多年不孕的妇女能够生孩子,中秋晚上去摸秋时,都会选择“偷”冬瓜,并将“偷”来的冬瓜用红布包裹起来,然后趁该不孕妇女不注意,放到其床底下,以此祈福其生孩子。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摸秋习俗已在农村地区不时兴了,在40后、50后、60后、70后这几代人心中已成为一种记忆,而在80后、90后、00后眼里则成为一种陌生的“游戏”。

为了永久“留住”关于摸秋等方面的传统习俗,致力于文史资料整理、收集、编写工作50余年的吴汉亮老人,通过历时多年的搜集、整理,在宿松县乡贤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于去年专门出版了《宿松民俗》一书,将摸秋的中秋传统习俗收录于书中。

走亲成了一种奢望

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而流传于宿松县中秋的各种习俗却承载着五彩斑斓的“团圆”之梦,为了这一个个“团圆”之梦,一代又一代人都忙碌在路上。

“中秋节你回家吗?”“家里还等着你回来定亲呢!”如今,在宿松县,中秋氛围与过去大有不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处处充满着父母的思念、牵挂和问候,也颠覆了节日走亲习俗的格局和方式。

改革开放之前,宿松县农村地区流行中秋节走亲的习俗,已、未婚的男方,要在这天带着月饼、猪肉等礼品去丈母娘家串门;做新女婿的,要到女方家认亲或上门;准备年底结婚的,要到女方家送节礼;认亲或上门都要准备麻饼、糯米粑、白酒、猪肉、白糖等彩礼。

在宿松民间至今仍流传着挑彩礼的民谣:“三百饼子三百粑,一肩挑到外母家,外母寻我要肉吃,我寻外母讨马妈(老婆的方言)。”

改革开放后,宿松县农村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外出务、创业,有的全家在外地安家,有的小伙找的是外地对象,有的姑娘嫁到了外地,由此打破了本地小伙与本地姑娘联姻的传统格局,人们中秋走亲变得越来越“艰难”。

孙良勇是宿松县九姑乡九姑村外出创业的农民之一。自20多年前在外面拥有自己的事业后,就很少回家。每逢中秋节,他都是靠打电话与家里联系,通过电话表达思念和对亲人的祝福。

采访中,他告诉笔者,十五年前,他在工作中结识了家在黑龙江的一个女孩,如今这个女孩成了他的妻子。现在,他和妻子在河南安了家。由于黑龙江距离河南比较远,加之工作忙,结婚十年来,每到中秋,他只得通过电话表达“走亲”的祝福,对他来说,“走亲”成了一种奢望。

据了解,在宿松县,像孙良勇一样的家庭特别多,但对于他们来说,纵然与父母和岳父岳母之间的距离拉得再远,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思乡、思亲之心。

父母在,家就在,盼中秋团圆的思乡、思亲之心更在。


(通讯员 孙春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