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

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

时间:2020-07-03 14:37:12 | 来源:安庆新闻网

阅读提示

乡愁是什么?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

2005年撤乡并村,很多行政村被合并,很多地名也逐渐湮没在时间里。这些从行政区划中消失的村庄,应当如何留下历史、传承文化、记住乡愁?怀宁县黄龙镇原陈圩村的答案是——编纂《陈圩志》。2018年以来,原陈圩村老书记、乡贤、村民们,合力编纂我市首部自然村庄志,已收集整理了素材4万余字、照片资料1400余张。

重新曝光 l_CB20200702150428346025_03.tif.jpg

双河村民组村民仍保持着当地逢年过节舞狮子的传统。 通讯员 供图

2018年端午节,怀宁县黄龙镇原陈圩村村民吕红胜把几位老村书记和回乡过节的乡贤召集到一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写自己村庄的人和事”,用村志留住乡愁。

自那时起,安庆市首部自然村庄志《陈圩志》开启了编纂之路。

陈圩历史600多年

陈圩在哪?

打开地图,搜索得知:陈圩,位于怀宁县黄龙镇,过去曾经是黄龙公社的一个大队,黄龙镇的一个行政村,撤乡并村后,陈圩村调整并入杨林村,陈圩就成为一个历史意义的自然村。

虽然在行政区划上陈圩没有了“姓名”,但陈圩在历史人文方面却底蕴深厚。

从地理上看,陈圩属于圩畈地区,农耕文化有其特色;从时间上看,陈圩的历史600多年,可追溯到明朝;从人文上看,全村有14个姓氏,自恢复高考以来,二本及以上的大学生就有240多名,清朝曾出过大学士。

以上三点,为编写陈圩村志奠定了基础。

“习总书记提到,要有文化自信,要记住乡愁。陈圩行政村虽然没有了,但陈圩这些人文历史、乡村文化应该留住,进行抢救性发掘,编一本《陈圩志》。”吕红胜说。

2018年,趁着端午节村民们回乡过节的机会,吕红胜找到陈智英、黄丙杰、陈结松、刘南财几位陈圩老村干,并把陈佐华、李张应等几位乡贤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座谈会,说出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想法。

言及修志,一拍即合。

随后大家与杨林村党总支书记黄进一说,也得到支持。

“编《陈圩志》是为了把陈圩的这些历史记录下来,让后人能看得到,能知道陈圩这个地方,以及历史发展的沿革。”身为陈圩人,黄进对修志大力支持,并当选《陈圩志》编委会主任。

村级同意、镇级认可、县级批示,《陈圩志》编纂正式启动。由退休村干、退休教师、村民组成的编委会成立,年龄最大的81岁,年龄最小的也有52岁。此外,编委会还聘请安庆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吴毅安、国家级孔雀东南飞非遗文化传承人李智海为名誉顾问,并请到不少专家学者助力。

黄进介绍,通过多次研究,确定了《陈圩志》编写体例,是一部记载陈圩自然村人文起源与发展的地方史志,主要内容包括陈圩十四姓氏人文图库、圩区农耕文化演变过程、民风民俗叙述三大类,细分为地理与环境、历史沿革、人口与家庭、经济与产业、民风民俗、贤达人物、文化盛事等十大类,并逐一确定了编辑负责人。从2018年暑期,开始了第一手资料收集工作。

发掘整理追根溯源

修志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尽管陈圩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但未有一字一句,以一村之力,既要发掘整理,又要真实准确地记载,难度颇大。而且,编委会的成员年纪普遍偏大,走访、调查、记录,又是一件极耗体力心力的事。

2018年盛夏,陈圩退休教师、《陈圩志》的副主编、80多岁的曹春生,带着安庆师范大学三名暑期实践的大学生,开展田野调查,逐一入户调查、问录、拍照。

在中省村民组,与汪恭政老人聊竹编工艺;在月形村民组,寻访“董家桥”遗址;在东林村民组,听老队长黄泽创回忆“古柳树”、记录黄生节、黄小汉老人口中的“黄氏堂轩”;在双河村民组,看老人展示圩区人“捕鱼撒网”的把式;在西林村民组,听老人讲述“倒影”传说故事……

20多天时间里,曹春生和学生们走遍了原陈圩村六个村民组,他们探访老人、走访手工艺人、拍摄陈圩的建筑、收集旧农具、查阅县志家谱,共记录章目32件,拍摄照片1079张,并把他们的事迹都编写出来。

“陈圩有特点,我们这个几百人口的小村,教师就有好几十人;大学生也多,他们在社会上做了不少的贡献。所以我觉得要在我的有生之年,为编《陈圩志》出点力。”说起编《陈圩志》的初衷,曹春生的话很朴实。

对于《陈圩志》的编纂来说,最难的是姓氏文化方面。吕红胜介绍,陈圩现有住户278户729人,姓氏就有陈、黄、吕、董、吴、刘、王、曹、何、朱、汪等14个。“这些姓氏的来源是哪,何时来到陈圩,如何发展,有什么名人,家风家训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追根溯源。”

陈圩有600多年历史,溯源谈何容易。为了摸清这些姓氏的来源,吕红胜和编委们除了走访村里老人、翻阅家谱之外,还查阅各类档案资料。两年来,民间调查工作每周进行,他们也成为各级档案馆和县志办的常客。

“陈圩有黄姓人家,但该姓160年都未修家谱,为了找到黄姓来源,收集各种资料,多方打听,后来我们找到望江县鸦滩镇,为了最终确认,前后去了8次。董姓人家也是,最后在潜山油坝乡董湾找到了源头,一共去了4次。”吕红胜说。

截至目前,平均年龄65岁的《陈圩志》编委们已收集整理出姓氏文化、人文风俗等素材4万余字、照片材料1400余张。

留住血脉乡愁

一篇篇口述、一幅幅图片,唤醒了乡愁,陈圩人的记忆鲜活起来——

在陈圩立夏当天,有一项民俗娱乐活动,大人们拿出一杆大秤,村里的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个轮流称体重。因为孩子们的身体是吊在秤杆上的,又是在立夏当天,所以这项民俗娱乐活动称为“吊夏”;

立秋时节稻谷正丰,稻场上一片金黄,农事结束后的傍晚,陈圩人喜欢将扁担插入稻谷堆中,留出一头,用力转动,比谁转得多、转得快。这项民俗叫作“扭扁担”;

端午节时,新上门的女婿要送外婆“端午礼”,礼物包括肉、绿豆糕、糖,而外婆需要回礼扇子、衬衣,俗称“端午礼”;

陈圩地处圩区,一到汛期面临溃圩风险,汛前,陈圩人个个打桩防汛;而每到秋季,陈圩的青壮年又开始挑坝,为来年防汛作准备,上千人同时挑坝,成为一道风景。

吕红胜告诉记者,“吊夏”的活动在过去,是当成一个节日来过,热闹程度不输过年,“扭扁担”也是以前的一项娱乐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民俗逐渐消失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就已不多见,只有老一辈人还记得。还有“上梁”“车水”“放牛”“打粑”“撑竹杖”,都留在了陈圩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如果现在再不记录,这些民风民俗将无人知晓。

在黄进看来,《陈圩志》除了记录历史、留住乡愁之外,还是时代的见证。

“陈栏圩,怕打雷。落了三天雨,就怕要破圩”,这是一首曾经在陈圩流传多年的打油诗,而如今,随着水利建设的实施,陈圩人早已打消了下雨就破圩的担心。流传多年的打油诗也走进历史。

“记录下来,让后人看看陈圩的变迁,从血脉乡愁中感受乡村的变迁、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迁,而这也是编纂《陈圩志》的意义所在。”黄进说。


(记者 常艳 通讯员 潘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