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法制 >

绿叶变“金”叶 铺就脱贫路——茶业大镇寺前破解“成长的烦恼”

时间:2020-04-08 14:37:23 |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位于皖西南革命老区大别山南麓的太湖县寺前镇,种茶面积2.2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农户达6602户,占总农户数的83%。以茶为生的农户却有“成长的烦恼”:茶农各自为政,土地细碎、产销脱节等,茶产业小散乱,茶农不能抱团跨市场,增收乏力。如何破解困境?

出与回 一名茶农眼中的乡村变化

42岁的张军霞是寺前镇乔木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她家有茶园2亩,村里没有茶企,采摘的茶草销售难,还被外地收购茶草的商贩无端压价,久而久之,茶园抛荒。守着金山却挣不票子,张军霞感到困惑,便离家出走,外出务工。

自从村里办起了茶厂,情况发生了大转变。“2016年,村里办起了茶厂,鼓励贫困户发展种茶业,还按每亩500元的标准补贴我们。”张军霞说,同时,村办茶厂全部收购贫困户茶草,价格还比市场价高。

重操旧业的张军霞说,现在,她家种植了5亩茶园,自己一分钱没花,村里茶厂收购的茶草价格出价高,价格又稳,今年她家茶园已经卖出1000多元茶草,保守估计,5亩茶园能够卖出1万元茶叶。“不仅如此,我还在村里茶厂打工,一天100多元,随时来干活,随时拿到钱,不愁过不上好日子。”张军霞说,目前,虽然她家已经脱贫,但还要在小康的路上快跑,致富的日子有了盼头。

“早先基本家家都种茶,炒好了卖给茶贩子、茶厂,也能挣一些钱。后来,采茶、炒茶的利润越来越小,劳力都出去打工,有的茶园都荒了。”乔木寨村党总支书记胡根方说,自从村里建起了茶厂,不仅能给村里带来一笔集体经济收入,最主要的是方便了茶农,稳定了价格,保护了茶农的利益,促进了茶农增收。

在乔木寨村,像张军霞户这样通过茶产业脱贫的,还有几十户。据了解,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新常态中,该村围绕扶贫开发找准靶心,决定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凝聚茶农,把茶叶培育成“一村一品”的支柱产业。目前,该村已发展茶叶面积达2000多亩,全村686户,户户种有茶叶,碧绿的茶树不但装点了山峦,也鼓了农户的腰包,农户仅茶叶一项收入最少的有一万元,最多仅可达6万多元,贫困户靠种植茶叶摆脱了贫困,还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大户。

破茧蜕变 打通茶农增收的新渠道

行走在寺前山间,布满山头的茶园一片忙碌景象,茶农们正在加快采摘。

过去,不少老百姓的茶树种得不整齐、不规范,管护也不到位,既降低了产量,又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采摘成本。这几年,该镇通过政策引导,通过建茶叶育苗基地,扩大茶园面积,改造低产茶园,开发夏秋茶,开展茶园“双替代”行动,推广茶叶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举办茶叶发展论坛,研发红茶、栀子花茶,引进国茶集团到寺前投资等,多举措助推茶产业发展。

目前,该镇大中型茶叶加工厂发展到27个,茶叶产量、产值大幅增长,年产干茶800多吨,产值达1.5亿元,占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的67%。同时,该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8家,家庭农场116家,种植大户48户。

该镇现有良种无性系茶苗育苗基地4个共120亩,年出苗数1000万株,居全县首位,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不仅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的加入,还逐渐成为茶农增收的新渠道。

三产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乔木寨村、西河村、佛图寺村和马龙村办茶厂与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寺前可复制的样板模式。

为了延伸产业链,该镇促成“公司+联合社+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谋求市场、企业、农民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实现人、茶、园三者合一,激发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茶叶销售好与坏,直接影响茶农收入。该镇以太湖县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为支撑,走“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厂+农户”的模式,与龙头企业签订供货协议,使该镇茶叶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同时该镇积极拓展外地市场,特别是近几年的电商销售更加拓宽了该镇茶叶的销售渠道,农民收入尤其是贫困户的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2018年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9.5元,高于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0元的11.3%。

如今,该镇在茶产业上做足文章,实现基地育苗、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融合禅文小镇旅游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全镇形成了以茶叶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茶、禅、旅游、休闲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茶产业体系,茶产业在该镇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把绿叶子变成金叶子,使脱贫后的贫困户有一个稳定的产业支撑,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使脱贫后不会返贫。”望着满眼翠绿的茶山,寺前镇党员书记王金亮充满着期许。


(记者 汪秀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