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棚改工作中,一个关键词很重要,那就是:阳光。有了阳光棚改,就有了群众拥抱阳光的喜悦。潜山市在棚改工作中,坚持“十个公开”,真正做到一个政策一以贯之坚持、一个标准一步到位执行、一方群众一视同仁对待,还邀请拆迁群众推举代表全程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以实际行动消除群众的怀疑与担心,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瓷砖贴上了,油漆已经刷上墙,这两天就等着定制的家具送上门安装了。”5月8日,潜山市区居民程腊梅又一次来到位于城南新区的新房子。即便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即便是有时还会遇见刮风下雨,但这些天,只要有时间,她几乎每一天都会来这里看一看。对新居的向往,让这位老人忘记了往返奔走的辛苦。
三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程腊梅在梅城镇护城村北门河坝上买下一户旧房。当时那里地处城郊,也没有什么规划,人们依坝自建的房屋拥挤在一起,让坝上的道路越来越窄。“那个年代,在城边上有个这样的房子也算不错了。用现在的眼光看就不行喽,房子采光不是很好,交通出行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既然有坝,那当然是有条河了。那条河叫做北门河。“刚开始还不错,后来就不行了。”随着人们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的增多,河道渐渐被垃圾和杂草堵塞,水体也渐渐黑了起来。每逢阴天下雨,河边臭不可闻。搬新家,成了程腊梅最大的愿望。
2019年,潜山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北门河片区项目,程腊梅家一带被划入拆迁改造范围。“有这好事,还有什么犹豫的?”当年年底,她高兴地在拆迁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不久便分到了新房。
程腊梅新房所在的小区,就坐落在纬一路和南外环路交汇处。小区里,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排列整齐,坐北朝南,楼栋之间是栽植了各种花木的绿化空间。电梯、停车场、环卫等配套设施也很齐全。“阳光、交通都有了,臭气没有了。”
“北门河片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车辆通行困难,同时,该区域房屋建造时间早,建房密度大。一旦出现火灾,消防车都无法进出。部分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沟渠,造成水体黑臭。”潜山市棚改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市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依据城市规划,将动工建设与南岳路平行的主干道西凤路,同时对北门河和干沟进行水体治理,形成与雪湖相贯通的水城体系。
2017年以来,潜山市实施了桃园路“瓶颈段”、彰法山片区、北门河片区、雪湖片区、市立医院片区改造工程。仅2019年就改善了500余户居民的住房条件。2020年,该市又启动了老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4个片区,拆迁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惠及1600余户居民。
在棚改工作中,一个关键词很重要,那就是:阳光。有了阳光棚改,就有了程腊梅拥抱阳光的喜悦。而潜山的阳光棚改,很大程度体现在“十个公开”上,即双向承诺公开、政策依据公开、征收决定公开、补偿安置方案公开、工作流程公开、补偿标准公开、评估结果公开、奖励政策公开、征收协议公开、补偿款支付公开。同时,征收过程中,该市还邀请拆迁群众推举代表全程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以实际行动消除群众的怀疑与担心,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此外,该市还通过开展“阳光行动”,不仅让干部多动腿,让百姓少跑路,还严明纪律,划定红线,筑牢防线,为棚户区改造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记者 何飞 通讯员 曹冬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