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法制 >

未雨绸缪 应对极端天气

时间:2021-11-16 14:37:41 | 来源:安庆新闻网

“寒潮”11月6日来袭,冻得瑟瑟发抖的人们纷纷裹上了厚衣服,低温也随之带火了为消费者提供“暖享受”的商家,火锅店、烤鱼店里座无虚席,羽绒服、棉大衣大量上市,家居卖场里的羽绒被、羊毛毯等摆上了最显眼的柜台位置,家电卖场里的电暖器、保暖数码产品等也是销售翻番。(《安庆晚报》11月9日)

“寒潮”是一种极端天气,会对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寒潮”之下,“暖消费”快速升温,与此同时,针对这一情况,城市要做好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等工作,让各条道路始终保持畅通,粮、油、水、电、煤气正常供应,有力保证市民的正常生活。

寒潮、速冻、暴雪、台风等极端天气虽然不是常态化天气现象,但相比普通的天气现象,其对民众生活、社会生产的破坏程度要大得多。随着冬季向深度推进,据气象专家预测,寒潮、速冻、暴雪等极端天气极有可能还会发生,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各种问题,最有效的应对之法就是行动。面对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城市是手足无措?还是应对自如?取决于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这背后,是城市发展的“表里如一”。因为城市公共管理能力不是短期练就的,而是长期历练而成。这就需要城市发展“表里如一”,城市软硬件建设协同提升,既有外观的美丽,也有内在的品质。只有城市软硬件建设协同提升,才能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管理能力,面对极端天气时有序、有力、有效应对。

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诸多问题,除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外,也需要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动员,尤其是全民的积极参与。面对极端天气,民众能否响应政府号召,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努力共同应对极端天气,是对公民意识的最直接检验。城市是每一个人的城市,当城市遭遇极端天气,“我为人人、报团取暖”的公民意识,是激发人人参与应对极端天气的最强推动力。公民意识不是短期形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公民社会建设才能达成。这需要一以贯之的公民教育,更需要民间组织给力。发达的民间组织是培养现代公民、涵养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让公民通过多元化的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与城市治理,激活公民内力,提升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

行动是最有效的“增温剂”。应对极端天气需要行动,需要未雨绸缪的行动,多部门协调联动的行动,城市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行动,全民积极参与的行动……


(孙小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