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林万松:失去一眼一耳“只是点擦伤”

时间:2020-10-30 09:38:46 | 来源:安庆新闻网

左眼失明,右眼脸无法闭合,左耳缺失,左面部疤痕,嗅觉遗失……这样的创伤,在这位老人口中“只是点擦伤”,他的原话是:“美国飞机投弹精准度高,破坏性大。我这只是点擦伤,太多战友就在我身边牺牲了。”

9月27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看到这个新闻,生活在潜山市的一位91岁的老人泪流满面。

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林万松。在战场上,他被敌机投下的炸弹炸伤——左眼失明,右眼睑无法闭合,左耳缺失,左面部疤痕,嗅觉遗失……即便没有鲜红的《残疾军人证》上这些清晰的记载,也能明显看出那场战争带给老人的身体上的创伤。

“我父亲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去世了。当时家里只有奶奶和父亲母子俩相依为命。我奶奶不简单,听到国家需要,亲自把我父亲送上了战场。”由于老人听力上也有障碍,他的儿子林涛老师首先打开了话茬:1953年5月,他的父亲与伙伴们一起,加入了志愿军行列。“那一年他24岁。”

作为旁观者,我们知道此时距离停战协定的最终签署只有两个多月了;然而,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林万松和他的母亲都知道即便是胜利前夜,仍有志愿军战士在流血牺牲。

“我父亲总是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真的不怕牺牲。他们参加抗美援朝,就没打算能回来。每次接受任务后,他们就将写有部队番号、家庭人员的布条,分别缝在两个胳膊、大腿上、帽子上,总共有五处。这是为牺牲做好准备的,留下信息便于联系。”

“我编在54军135师405团3营,担任无坐力炮手。部队在大巴山集训了20天,然后乘坐货车,来到了朝鲜。”林万松老人虽然听力不好,但说话声音洪亮,也很清晰。

5月中旬,林万松所在部队进至平壤附近地区。“我们三个人就在西海岸山洞里坚守着,阻止敌军的进攻。”坚守20多天后,步行到东海岸,连续赶路3天3夜,经过平壤,来到黑头山打阻击。

“这是美军所在的山,这是黑头山,我们坚守的地方,黑头山后面就是大部队驻扎的大山。”老人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当时的战场布局。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黑头山,卡住这咽喉,不让敌人过来,保卫好后面大山里的大部队。

为做好隐蔽,他们就徒手在半山腰挖通了数条3尺高的山洞,一个山洞只有几个平米。“我们是分小组行动的,三人一组,两个小组组成个战斗小组。经常腰上绑上手雷,神不知鬼不觉地袭击美军。”

严防死守30多天后,部队接到命令,第135师配属第67军由庆坡山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敌发起攻击。

这一次,林万松参加的,便是新近热映的电影《金刚川》所描述的金城战役。该电影中对“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延时炸弹”“燃烧弹”爆炸后的恐怖现场,有着非常直观的描写。不过,电影终究是电影,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残酷,很多人像林万松一样留下了永久的创伤,很多人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7月18日下午两点,我们正在搬运大炮,”老人回忆着,那天在副班长的带领下,正冒着敌军的炮火,扛着无坐力炮以备进攻目标。“忽地,麻雀一样的声音在耳边尖啸而过,我们副班长富有作战经验,反应又灵敏,他迅即用炮筒挡了我一下,要不然就没命了。”

老人摸摸脸上的疤痕及残疾的耳朵:“美国飞机投弹精准度高,破坏性大。我这只是点擦伤,太多战友就在我身边牺牲了。”等到轰炸结束后,林万松才边走边爬地来到两公里外的卫生所治疗。

林万松的伤口尚未痊愈,和平协定便达成了。随后,林万松随部队回国,回到了家乡。而今,老人儿孙满堂,享受着党和国家的关怀,健康、幸福地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中。


(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程晓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